钼铁(FeMo60)以60%钼含量与“高熔点、强耐腐蚀、高韧性”的特性,成为全球高端制造的“隐形引擎”——仅需0.1%-0.5%的添加量,即可让不锈钢耐点蚀性提升3倍、工具钢红硬性提高50%、高温合金抗蠕变能力增强40%。从风电叶片到航天发动机,从光伏电极到新能源汽车齿轮钢,钼铁正以“四两拨千斤”之势,重塑工业材料的性能边界。
需求裂变:新能源与军工的双轮驱动,钼铁的需求增长已从传统钢铁向战略新兴产业跃迁,新能源赛道:每兆瓦风电需消耗100-120千克钼铁,2025年全球风电用钼量预计突破1.6万吨;光伏HJT电池电极、新能源汽车齿轮钢等场景推动需求年增15%-20%。军工领域:航空发动机涡轮盘、舰船耐蚀钢等高端装备依赖钼铁强化性能,国产大飞机C919的单机钼铁用量较传统机型增加15%。这种结构性增长,让钼铁从“工业配角”升级为“战略刚需”。
【价格震荡:供需多空角力下的市场变奏】
截至2025年7月2日,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,长江市场钼铁(FeMo60)均价报239000元/吨(较前一日跌500元)。这一走势折射出市场多空力量的激烈博弈:
上行推力:6月上旬受新能源抢装季、海外矿山罢工影响,价格攀升;
下行压力:国内主产区(河南、陕西)开工率回升,进口钼精矿到港量环比增12%,流通货源增加。
宏观面:全球能源转型与制造业升级是长期利好(中国“双碳”推动特钢需求、欧盟将钼纳入电池战略储备),但短期受美联储鹰派加息压制大宗估值,国内房地产疲软拖累建筑用钢采购。
供应端:全球70%钼矿集中于中国、智利、美国,但资源瓶颈凸显——中国易采资源递减,深部开采成本较2019年升30%;海外智利Chuquicamata铜矿罢工、秘鲁Las Bambas矿运输受阻,叠加国内环保限产,2025年1-4月钼精矿产量同比微增。
需求端:传统钢铁进入淡季,但新能源逆势爆发: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单GWh钼用量达20吨,半导体级钼靶材需求年增40%(台积电2nm制程导入钼基板)。
产业链博弈:上游钼矿企业(如金钼股份)掌握定价权;中游冶炼厂利润承压(山西、河南部分厂家成本倒挂减产);下游分化明显——不锈钢厂接受高价,普通钢厂压价“按需补库”。
【短期展望:筑底与反弹的窗口博弈】
综合供需与成本逻辑,钼铁短期或进入“筑底”阶段,7月价格预计在23.5万-24.5万元/吨区间震荡,两大变量决定后续走势:
钢厂补库节奏:7月下旬“金九银十”预热期,若特钢订单回暖,采购量或环比增20%,推动价格反弹;
进口成本变化:智利矿山罢工推高进口钼精矿价格,若汇率波动致到岸成本突破3900元/吨度,将强化价格支撑。
技术面看,当前价格接近23.5万元/吨成本线,产业链库存中性偏低,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;若新能源订单超预期(如头部钼企7月订单排满),不排除上探25万元关口。
(注:本文为原创分析,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,以上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为入市依据 )长江有色金属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