钕价两日暴涨1.3万!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引爆轻稀土“战略级行情”
2025年5月27日,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54.35万元/吨,单日上涨8,500元,两日累计涨幅达13,000元;氧化钕同步攀升至44.5万元/吨,单日涨幅6,250元。这一行情与5月中旬的震荡回调形成鲜明对比,折射出轻稀土市场在“新兴赛道需求井喷”与“全球供应链重构”之间的剧烈博弈。
核心驱动逻辑:
人形机器人订单放量:特斯拉Optimus二代量产计划加速,单台钕铁硼用量增至3.2公斤,远期百亿台级需求或带来年1.5万吨增量。
核能订单集中释放:中国第四代核电站(华龙一号)建设提速,单机组钕合金用量5-8吨,北方稀土锁定中核集团未来三年50-80吨高端长协订单。
海外供应扰动加剧:缅甸克钦邦矿区冲突反复,5月进口量环比下降12%,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重回160万元/吨高位。
政策收储预期升温:市场传闻工信部将于6月初启动5,000吨轻稀土商业收储,氧化钕社会库存较年初下降18%,贸易商惜售情绪升温。
一、产业链重构:从“资源卡位”到“技术突围”
龙头企业战略升级:
北方稀土: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727%,依托白云鄂博矿(全球60%轻稀土储量)扩产至8万吨/年氧化镨钕产能,核级钕合金毛利率达48%。
盛和资源:7.4亿元收购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(储量88.7万吨REO),预计2026年投产后年产氧化钕4,000吨,对冲地缘政治风险。
全球供应链“双轨制”深化:
美国困境:Mountain Pass矿对华出口量同比降23%,特斯拉无钕电机性能落后20%,被迫接受成本激增500美元/台的现实。
东南亚破局:印尼镍-稀土联合开发项目原料成本较非洲低30%,但缅甸局势反复削弱短期供应稳定性。
技术替代与需求分化:
铈铁合金冲击:家电领域钕添加比例从2.8%降至1.5%,年替代量达3.5万吨,但高端磁材对钕纯度要求提升,技术替代边际效应减弱。
出口管制效应:中国对美稀土磁材加征34%关税后,特斯拉上海临港生产线仍未获批,海外溢价空间收窄至8%。
二、多空博弈:库存去化与成本压力的角力
利多因素:
新兴需求增量明确:低空飞行器(eVTOL单机用量3.2公斤)、新能源汽车(单车用量2.5-3.0公斤)订单环比增长25%。
政策红利释放:商务部强化稀土全链条管控,中国稀土集团加速整合南方资源,市场集中度提升抑制价格无序波动。
利空压制:
下游成本传导受阻:55N钕铁硼毛坯价格涨幅不足原料成本1/3,中小磁材厂亏损面扩大至40%,采购意愿低迷。
投机资金扰动:氧化钕期货持仓量环比增长28%,主力资金净流出8.1亿元,短期获利了结压力加剧波动风险。
三、未来一周价格预测:震荡上行测试前高
金属钕:受核能及机器人订单支撑,短期或上探55.5-56.5万元/吨,若收储落地可能冲击57万元关口。
氧化钕:受分离成本(42万元/吨)刚性支撑,预计在44.5-45.5万元/吨区间震荡,突破需成交放量配合。
【文中数据来源网络,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投资依据!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