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银分别上调2025及2026年铜价7%和4%,紫金、洛钼获买入评级,供需缺口成主因
瑞银全球矿业团队近日发布报告,将2025年及2026年铜价预测分别上调7%和4%,至每磅4.24美元及4.68美元,并重申对紫金矿业、洛阳钼业的“买入”评级。这一调整标志着瑞银对铜市前景的乐观转向,其核心逻辑在于供需格局趋紧与新能源需求爆发的双重支撑。
关税阴影消退,供需矛盾成主驱动力
瑞银指出,此前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已显著缓解,铜价的核心矛盾回归基本面。根据预测,2025年全球铜市场将出现超过20万吨的供应缺口,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。这一判断基于两大因素:一是全球铜矿产能释放节奏滞后,二是新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攀升。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铜作为导电材料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,电动汽车、风电、光伏等产业对铜的消耗量预计将保持年均5%以上的增速。
中国矿企受益,紫金、洛钼获目标价上调
瑞银同步上调紫金矿业目标价7%至25.3港元,洛阳钼业目标价12.5%至9.9港元。紫金矿业作为全球铜资源储量领先的企业,其旗下塞尔维亚丘卡卢-佩吉铜金矿、刚果(金)卡莫阿铜矿等项目持续贡献增量,2024年矿产铜产量已达107万吨。洛阳钼业则通过解决刚果(金)TFM铜钴矿权益金纠纷,消除经营不确定性,瑞银预计其2023-2024年盈利将分别增长9%和7%。
铜价长期上行趋势未改,但需警惕短期波动
尽管瑞银对铜价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,但短期波动风险仍存。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,美联储降息节奏、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。技术面上,沪铜主力合约在7.8万元/吨附近面临阻力,需关注库存变化及需求端实际承接力度。
行业巨头布局新能源,铜需求结构加速演变
值得注意的是,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正加速向新能源领域延伸。公司持有阿根廷3Q盐湖锂矿、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等资源,并主导开发刚果(金)马诺诺锂矿,形成“铜+锂”双轮驱动格局。洛阳钼业亦通过TFM铜钴矿项目深度绑定新能源产业链,钴资源储备位居全球前列。
后市展望:铜价或维持“阶梯式”上涨
综合供需两端趋势,铜价长期上行逻辑清晰,但上涨过程可能呈现“阶梯式”特征。瑞银建议投资者关注两大指标:一是全球铜库存去化速度,二是新能源产业政策落地情况。对于产业客户而言,可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,同时把握龙头企业估值修复机会。
